小Р2.3 红色旅游地区发展现状Р第一,自然环境恶劣。革命老区大都地处偏僻的山区,生存环境恶劣。“山高路远坑深”,完全真实地反映了老区的交通地理条件,天然形成的屏障使人们出行受到很大限制,生产、生活极不方便。Р第二,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地形复杂,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条件差,交通建设不平衡,有的地区至今没有通上公路,常常是“晴天扑面灰,雨天泥腿子”。同时,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信息闭塞。Р第三,经济水平较低。革命老区遍布中国的 28 个省(区、市)的 1389 个县,占全国总县数 65.6%,其中有 460 多个县是需要国家和省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对于仍然徘徊在贫困中的老区来说,普遍存在着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如1949 年刚解放时,井冈山农民人均收入才19 元,1998 年全市财政总收入 4 086.5万元,是1960 年的 449 倍,是 1977 年的56.8 倍,全市人均财政收入699 元,但与沿海发达地区同期相比,差距还比较大。Р第四,文化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是立国之本,对于老区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几十年来老区的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大部分地区文盲率较解放前大幅度降低,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相当的普及,有的老区还建设了属于自己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但是,目前老区的教育事业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如教育人才严重缺乏、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等。1990年,在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的比重,全国为37.27%,东部地带为43.45%,中部地带为39.74%,西部地带为28.61%,中、西部地带分别低于东部地带3.71 个百分点和14.84个百分点。这说明老区人民接受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程度较发达地区仍比较低,青壮年文盲率较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革命老区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