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5章 地貌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6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槽。其特点是沟深小于0.5m,横断面呈“v”形,谷缘不明显,纵断面与地形坡度一致。Р  Р   2.切沟随着浅沟的发育,汇入的水量越来越多,下蚀作用和溯源侵蚀作用逐渐增强。其特点是:沟深1-2米,沟宽1-2米,横断面仍为“v”形,但谷缘明显,纵断面与坡面不一致,多陡坎、壶穴。Р  Р   3.冲沟随着切沟进一步发育,下蚀、旁蚀和溯源侵蚀作用都比较明显,沟坡常发生崩塌等现象,使沟槽显著加宽,溯源侵蚀使沟谷不断伸长。其特点是:纵断面呈下凹曲线,横断面是“U”形,谷缘比较明显Р  Р   4.坳沟冲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减弱,旁蚀继续进行,沟谷进一步展宽。其特点是:纵断面呈平缓的下凹曲线,谷坡变缓,沟缘不明显。Р  Р  (二)冲出堆Р  1.概念及形态特征Р  Р   出现在冲沟或坳沟的沟口处,其形态特征是:Р   ①平面上呈扇形,顶部与沟口相连。Р   ②顶部坡度较大,一般为15°-20°,边缘坡度较小,一般为6°-10°。Р   ③面积较小,几十到几百平方米。Р④由泥沙、碎石混杂的洪积物构成,分选性差,磨圆度不好,有不规则的层理构造。Р  2.成因Р   山区沟谷流水一般坡度较大,每遇大雨或暴雨,常常形成洪流,能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和粘土。到了山前沟口的地方,坡度骤然减小,洪流的搬运能力突出降低,携带的泥沙,尤其是粗大的碎屑物便在沟口堆积下来。原来洪流在沟中流动时,因受两侧沟壁的约束,水流集中,至沟口与山前平原时,不仅坡度大为减小,而且洪流不受约束地形成很多放射状散流,这时洪流所挟带的物质几乎堆积下来,而形成冲出堆。Р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的变率很大,经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洪流的流量很大。同时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比较强烈,地表植物稀少,洪流的输沙量大量增加,所以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冲出堆的分布相当广泛。Р  (三)洪积扇Р  1.概念及形态特征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