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北京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国际应急管理学会TIEMS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308KB

文档介绍
流等所有环节,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保障体系。Р物资的内涵Р现有的体系储备的物资种类单一,以救灾物资为主;新体系的储备物资内涵更为丰富,包括了灾害各个应急环节主要的物资和装备。Р储备主体Р现有体系的储备主体主要是政府;新体系下的储备主体包括了市政府、区政府、救援机构、社会慈善机构、单位和家庭,储备主体更为完整和全面,而且不同主体均有各自适用的储备方案。Р储备形式Р现有体系以政府实物储备为主;新体系建立了政府实物储备与企业实物、生产能力代储相结合的模式,是更为全面和动态化的储备形式,提高了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的弹性。Р储备布局Р现有的物资储备以定点仓库储备为主;新体系下,储备实现定点和区域化相结合的网络布局,并建议设立北京区和华北区双重区域保障。Р物资更新Р现有体系以政府实物储备为主,在物资的更新、维护和回收上缺乏有效的渠道,成本较高;新体系下,政府可依托代储企业的正常销售,实现对储备的物资的零成本更换、低成本维护和回收。Р物资管理Р现有体系是传统的静态储备管理;新体系建立了物资的统一包装、识别系统,并通过射频技术实现物资互联,政府可实时跟踪物资的储备、运输和调用情况,是一套专业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物资管理系统。Р储备决策Р现有的体系的决策模式为经验型,在储备物资类别、数量和地点的决策上主要凭经验推断;新体系的决策模式为专业型,为不同储备主体分别制订不同的储备方案,储备的物资种类和数量更为科学、合理。Р储备风险Р在现有体系下,如果灾害久不发生,前期储备的物资就是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且由于物资储备只能通过现场检查来监控,可能出现储备不到位的情况,造成真正发生灾害时物资数量不足或因为储备不当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在新体系下,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物联网系统,使得政府可以随时跟踪、监控物资的储备和使用情况,确保物资随时足够和可用,降低了储备风险。Р附件一北京市应急物资区域化双重保障示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