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共同关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最终在理论上攻克。Р Р参考文献Р[1]王宗林.《地震的次生灾害》.2010.3Р[2]成文浩.《重大自然灾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2011Р[3]胡鞍钢,陆中臣,沙万英等.《中国自然灾害与经济发展》.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年版.Р[4]杨仕升,苏毅之,秦荣.《地震灾害与经济发展》.《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1 期.Р[5]常梦飞,防震.请借鉴历史经验[N].检察日报,2008-05-14. Р[6]吴鸣.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Р[7] 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科学分析[DB/OL].中国民商法律网Р[8]韩振海.试论震性会商制度[J].国际地震动态, 1991,11:9.Р[9]张义忠.试论行政许可收费的人本理念[J].理论学刊, 2005,12 Р[10] 胡海涛,哈承佑,钟立勋.中国的环境地质问题[A].张炳熹,等.中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C]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9,150-163.Р[11] 高庆华,马宗晋,苏桂武.环境·灾害与地学[A].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1年3月,第8卷第1期.Р[12] 尚志海,刘希林.试论环境灾害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A].灾害学.2009年9月,第24卷第3期.Р[13] 冯翠娥,周建伟,周爱国.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特点趋向及我国主要环境地质学问题分析[A].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年6月,第15卷第2期.Р[14] 胡厚田.崩塌分类的初步探讨[A].铁道学报.1985年6月,第七卷.Р[15] 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Р[16] 熊安禄.山丘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治理措施浅谈.湖南水利水电,防汛抗旱减灾专辑,山洪灾害治理.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