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湖南借母溪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210 |  大小:2529KB

文档介绍
母溪也十分发育,石灰岩和白云岩等碳酸岩分布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由于岩性、构造及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等多种因素影响,有的地段岩溶作用不完善,且均遭受后期侵蚀破坏,表现为残留的地貌形态特点。具体类型有岩溶台地、孤峰和石芽以及溶洞等。岩溶台地分布在最高一级夷平面上,高出周围300~600m,其上无各类埋藏或裸露的石芽等岩溶微地貌发育。台地上低丘散布,比高50m左右。因受岩性和地形影响,岩溶现象均成线状断续出现于沟间海拔900~1000m的分水岭部位,而谷坡地带可能由于切割较新,其岩溶化程度反而远比谷间分水岭低,打破了岩溶学“从河谷到分水岭,岩溶程度逐渐减弱”的规律。岩溶地貌中除石峰、石芽为主外,还有比较特殊的石墙、石柱芽形态类型。Р1.1.3水文Р1.1.3.1水系Р保护区内地表水系属沅水水系,位于沅水与澧水分水岭以南,有借母溪及支流大洞溪、深溪及支流熊溪,自北向南经全区,前者注入沅水一级支流酉水,后者则直接流入沅水,次一级沟谷小溪则成树枝状分布,汇水面积达100余km2。保护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年降雨量平均1613.8mm,蒸发量平均1190mm,良好植被的给地表水蓄积补给提供了良好条件。因而溪水径流终年不断,水质清澈,加以水源区无工厂、矿山的污染,水质良好,是当地居民良好的生活水源,季节性降水是溪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因此每年4月至7月水位达到最高位,自8月至次年3月水位达到最低位。Р1.1.3.2地下水Р保护区地下水水位流量、水化学成份随季节有明显变化,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地下水位、泉水流量达到最低值,4月至7月雨季地下水位,泉水流量达到最高峰,因区内地下水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和近源排泄,浅变质岩裂隙水由于植被良好,基岩裂隙发育,泉水流量相对稳定,水质、水温变化不大;裂隙岩溶水由大气降水通过喀斯特漏斗、凹地进行补给,同时有地表水渗入,水质水温则变化明显。在雨季,则矿化度降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