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生产发展,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Р 3、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促进农民家庭二、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Р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二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Р;三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制教育、文明生活“四进农家”的活动;四是加强科普工作,大力宣传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Р 5、政府的积极性要与农民的积极性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既需要政府的积极性,也需要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并把两个方面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就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源。Р6、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地方政府作为某一地域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领导者、组织者,应该为本地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负责。具体表现为上对中央负责,下对广大农民群众负责。Р参考文献:Р[1]工景新.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形态、范例、区域差异及应讨论的问题. 现代经济探讨. 2006.3Р[2]柯炳生.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与认识. 红旗文稿. 2006.1Р[3]李铜山.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规范研究. 中州学刊. 2007.7Р[4]倪承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提升地方政府能力. 广西社会科学. 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