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51的相关规定。Р6.1.4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抽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Р6.1.5 全轻混凝土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Р1 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Р2 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全轻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工作性。Р3 应满足现场施工的需要。Р6.2 全轻混凝土配合比Р6.2.1 全轻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除应满足抗压强度、密度和导热系数要求外,其拌合物还应满足混凝土施工的要求。Р6.2.2 全轻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Рfcu,o≥fcu,k+1.645σР式中:fcu,o—全轻混凝土的试配强度(MPa);Рfcu,k—全轻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强度等级)(MPa);Рσ—全轻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Р6.2.3 强度标准差应根据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全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定。统计计算时,强度试件组数不应少于25组。当无统计资料时,LC20及以下等级全轻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差按4.0 MPa取值。Р6.2.4 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的轻集料宜采用同一品种的轻集料。为改善某些性能而掺入另一品种的粗集料时,其合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Р6.2.5 在全轻混凝土配合比中加入化学外加剂或矿物掺和料时,其品种、掺量和对水泥的适应性,必须通过试验确定。Р6.2.6 泵送全轻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少于350 kg∕m3,也不宜超过550 kg∕m3。当水泥品种为P·O42.5时,不同试配强度的全轻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可按表6.2.6选用。Р表6.2.6 全轻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m3)Р全轻混凝土试配强度(MPa)Р集料密度等级Р400Р500Р600Р700Р800Р900РLC10Р350~380Р320~350Р280~320Р260~300Р250~280Р23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