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础钢琴》理论知识部分试卷(B)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99KB

文档介绍
了鲜明的肖邦风格与精神,对19世纪下半叶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新起点(2分)。Р5音乐织体中的长音上的颤音、旋律线条内部的装饰句和华彩句效果,沙龙性与伤感性,技巧性与风俗性,和声语汇的新颖,演奏技术的华丽等,都形成了肖邦艺术的特质风韵(Р2分)。Р巴赫《平均率钢琴曲集》的艺术价值Р1完善了赋格艺术,建造了“赋格大厦”(2分)。Р2主题的技艺性处理与音乐的艺术性变化得到了有机统一,如主题的倒置、逆行、扩大、紧缩等(2分)。Р3运用十二平均率进行创作,实证了理论的合理性和实践的科学性(2分)。Р4两卷本的48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成为人类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Р5是音乐艺术学习者的必修内容,她哺育代代音乐家(2分)。Р赏析题(10分)Р肖邦的《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f小调)第二乐章Р肖邦创作的《第二钢琴协奏曲》(Op.21、f小调)包含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较慢的行板、f小调、奏鸣曲式(沿用传统的双呈示部)。第二乐章是优美抒情的小广板,bA大调(第一乐章的平行调)。第三乐章是活泼的快板,f小调,淳朴优雅、蓬勃生机、灿烂辉煌(2分)。Р此部作品创作于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期间(1829年,肖邦19岁),此时肖邦对康斯坦莎(声乐学生)有好感。肖邦有信曰“.---我就是在思念她的这个期间,写了我的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所以有人称第二协奏曲第二乐章为“康斯坦莎音乐肖像”(3分)。Р第二乐章的主题热情梦幻、情思绵绵,它反复三次,每反复一次,其装饰就愈加复杂精细。在主题第二次与第三次反复之间,插入了宣叙调风格的间奏部分,其情绪更加热情。在音乐进行中,镶嵌着美妙动情的肖邦式的装饰性华彩句。第二乐章在短小的尾声中结束(3分)。Р李斯特认为第二乐章“乃是完美的典范”(1分)。Р第二钢琴协奏曲初演于1830年3月17日,由肖邦亲自担任钢琴独奏,大获成功。作品崇尚古典形式,表现浪漫主义精神内容(1分)。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