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古泗水下游河道及流向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48KB

文档介绍
0米以上,废黄河两侧一般淤积厚度5~7米,形成了以废黄河为分水岭,向东南、东北逐渐倾斜的地势特征。成子湖周边及其上游地区,有一层全新统湖积淤泥质亚粘土夹少量砂礓,厚5米左右,颜色灰黑,不少地方已被黄泛沉积物所覆盖。在全区范围内,黄泛物之下或湖积物之下又普遍存在着第四系上更新统之灰黄色砂礓粘土,厚4.3~28米,土质粘重,含铁锰结核,局部呈垄岗高地突露地表,地面受水流侵蚀起伏不平,考古工在成子湖边之朱墩、宗墩高程(废黄河零点标高,以下同)15.0米地下曾发现商周时期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大约有3000多年。上更新统粘土砂礓以下,为更新世早、中期沉积层,多为细砂、中粗砂或粘土、亚粘土、粘夹砂或淤泥等,同时还有一层透水性很弱的下更新统粘土夹砂礓。Р2、泗水下游流向:资料表明,与北魏郦道元的记载无明显差异。《水经注·泗水篇》云:“……泗水东南至下相故城(秦故县,原宿迁城西南7里许,今已靠近新城区)东,……泗水又东南得睢水口(宿迁城东南10里许,古称小河口,后为黄河夺泗所淤)。泗水又经宿预城(晋县,汉为犹县,今泗阳县郑楼乡古城)之西,又经其城南,故下邳之宿留县也。又东经凌栅(凌县故城治,汉县,今泗阳县史集乡凌城)南,……泗水又东南经淮阳城(今泗阳县城厢西7里锅底湖附近之桃源滩),城北临泗水,……泗水又东南经魏阳城(泗阳故城治,汉县,魏文帝改泗阳为魏阳)北,城枕泗川……泗水又东南经角城(晋淮阳郡治,今泗阳县李口北)北,而东南流注于淮。”又云:“淮泗之会,即角城也,左右两川翼夹,二者决入之所,所谓泗口也”。《水经注》记载淮水走向:“淮水又东,历客山,经盱眙县故城西。”“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水从西北来流注之。”将以上文字结合起来看,泗水下游流向和入淮地点已十分清楚,即为当今宿迁至淮阴县码头镇附近之废黄河一线,虽与当今废黄河中泓河槽不完全吻合,但一般偏离不大,没有在超出明、清时的遥堤范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