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塑造它的艺术美感,这是书家创新——是旧的,也是新的,是艰难的,也是永久的课题。Р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的人们对美的感受或许会有些不同,但只要是生活着的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却永远是一致的。汉字历史地具有东方民族的美感,是中华民族明朗、大方、活泼、典雅的美德的结晶。它的点、横、撇、捺,各具情态;天生丽质,感情丰富。各种构成元素,或穿插对接、或左顾右盼,或亭亭玉立,或上下因依……多彩多姿,别具风貌。古人曾赋予笔划以自然界的节奏韵律,诸如峭壁坠石、千里军阵、万岁枯藤、陆断犀相、劲弩强弓Р……Р汉字的艺术美感,要靠我们书家去挖掘,去塑造,一幅好的作品,会使我们看到它清晰完整的汉字造型,并能悟出它的艺术意味;肢解汉字、矫揉造作、随意泼墨、纠缠不清的书法作品不是好作品。Р当然书法的艺术意味,只有具备审美能力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所以提高受众的艺术美感也是一个方面。但作为书法家,你表现出来的书法艺术品味,必须切近大众生活,切近大众爱好,切近大众的认识能力,并受其感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书法家根植在人民的生活之中,了解大众的兴趣爱好,掌握大众的脉膊跳动。这也是当今艺术创新的根本。Р文字的删繁就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字简化工作为行草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一些简化字本身就源于草书字,古人在写草书字时就创造了许多简化字。Р到汉代,楷书定型以后,以追求美感、追求个性、追求简易、追求快写的行草书就发展起来、扩散开来。散草、小草、游丝、飞白、龙草、蛇草、一笔草等等,名目甚多。但历史上的草书未能统一,人自为体,不完整、不严谨,有些草法也不合理、不规范,对草书看法的分歧甚多,有些书家过于强调个人情感,自我面貌,勿视实用性,不宜大众化;有的书写,偏傍混淆,无法区别;有的食古不化,毫不现实。在孙过庭的草书偏傍中:单人旁、双人旁和三点水旁都是用“1”代替,王羲之草书的“足”字与现在简化字的“言字旁”无法区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