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城市总体规划可根据现实和未来发展的允许程度,预测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发展规模阶段,如:近期规模、合理规模、极限规模。城市规模是确定的,而达到该规模的时限是非限定的,这样使总体规划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Р 7.2 启示Р 研究表明:正确把握21世纪上海在国际上的城市定位,注重总体规划工作向理性化、量化方向拓展,就能在定量上指明城市结构形态与城市发展目标、规模一致。Р 及时探索一套数据指标在总体规划中应用的方法,既可运用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又能对同类大城市有所参考,使总体规划工作上一个新台阶。Р 《指标》试图改革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为向城市战略规划转变提供量化的技术支撑,以适应国际上总体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要求。然而,总体规划的性质决定了本课题研究将是长期和不断滚动的工作。上海市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总体规划在落实硬件性设施用地指标的同时,指标体系中效益性服务指标将逐渐突出。Р 指标体系为理性衡量城市总体规划的优劣提供了一种方式,对指导下一层次规划,能起到宏观指导、反馈和检验的作用。但是,总体规划指标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国外先进城市的标准,必须从国情和市情实际出发,把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形态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注意处理城市不同区域布局与规划标准的关系、社会经济指标与用地布局载体要素的关系、城市规划指标选用与国际化大城市标准的关系。Р 总体规划需要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使其成为一个由政府决策部门、规划师、管理者和普通市民共同参与的动态循环的过程。总体规划需要不断收集信息、调整指标,这更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客观规律。可以认为:建立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是对上海确立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的初步探索。Р 2002-03Р作者简介:叶贵勋,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Р 金忠民,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Р *本课题研究成果获200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