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乡镇干部构成现状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新近人员基本上工作2、3年就调走,导致年年进,年年新的现象。Р三是选拔机制不健全。自2006年换届以后,事业人员的晋升机会就被大幅压缩,导致这部分人员在政治上得不到发展,那必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是转向经济效益,过多的讲究个人利益,这样的人不敢用;另一方面就消极对待工作,混日子,这样的干部不能用。而事业干部是目前乡镇干事创业的中坚,他们无论是从文化、经验和能力上来说,还是年龄、语言和沟通方面上来说都可以做为提拔人选。但因目前的用人机制上的不完善,导致这部分干部工作积极性低,不能很好的发挥中坚力量。Р三、建议Р目前乡镇干部队伍培养和选拔问题是队伍的结构性问题,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Р一是延长新进公务员在乡镇的工作年限。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新进公务员基本上在2、3年内就流失到上级机关,这就使得乡镇成为培养选拔干部链中永远的志愿者,只要培养的义务,没有使用的权力。如果组织人事部门在人员调动时给以5年左右的限制,这样乡镇用2、3年培养后,还有2、3年使用期,换届期间较为成熟的人员可以作为提拔人选。从而解决乡镇无人可提拔的情况。Р二是加大从事业人员和村居干部中招录公务员力度。新进公务员之所以不愿在基层扎根很大原因是他们绝大多数为“三门”人员,不适应农村工作。而事业人员和村居干部不同,他们基本上已经在乡镇工作10多年,适应和习惯了乡镇和农村工作,而且大部分人员的家本来就是当地的,所以他们更愿意在乡镇长期工作。这样就有利于保持乡镇队伍的相对稳定性。Р三是打破选拔干部的身份限制。目前在提拔和交流中,都重视公务员而轻视事业人员,特别是乡镇事业人员,其交流和提拔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工作热情不高,工作动力不足,一大批优秀干部被闲置。打破身份界限,在每年的公开选拔中给予倾斜,降低报考门槛,扩大遴选范围,有利于选拔出更优秀的人员,从而激活乡镇事业干部队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