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防灾减灾心得体会

上传者:相惜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6KB

文档介绍
展应急处置工作,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应急处置工作的首位,抓住黄金72小时救助时间,紧急疏散转移险区群众,搜救失踪和被困人员,对因灾转移出来的受灾群众,必须为他们提供食品、衣被、帐篷等生活必需品,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学生有书读。Р 三、加强灾后恢复重建体系建设,维护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Р 灾后恢复重建是救灾工作的继续,它是对灾毁家园的基本恢复,也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恢复重建工作必须在灾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周密规划、科学引导、增大投入。一是要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重建方案。首先要抓紧城乡供水、供电、供气、通信设施工程的恢复。其次要制订卫生防疫总体方案Р,确保灾区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灾后无疫。再次要加强治安巡逻和物价检查,加大对欺行霸市、造谣惑众、偷盗抢劫等不法行为的打击,确保灾区社会稳定。二是正确引导,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发受灾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激发广大群众互助互济,奉献爱心,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典型事迹、英雄人物,用正确的舆论引导、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切之情迅速转达到受灾群众,把抗灾救灾措施落实到受灾群众,增强战胜灾难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三是完善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机制,要建立领导责任制,签订责任书,要落实“四公开”(即公开发放规定,公开救济对象,公开救济数额,公开发放程序)制度;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救灾投入机制,用足用好中央对地方的救灾补助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强救灾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加强督促检查,纪检监察机关、审计等部门要加大救灾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救灾资金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