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新课标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6KB

文档介绍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Р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Р京中有善口技者Р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Р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Р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Р十一、焉Р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Р例句: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Р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Р例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Р3、代词,相当于“之”。Р例句: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Р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Р例句:不复出焉(《桃花源记》)Р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Р十二、虽Р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Р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Р例句: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Р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Р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Р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Р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Р十三、然Р(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Р例句:父利其然也(《伤仲永》)Р谓为信然。(《隆中对》)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Р(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Р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Р(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Р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Р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Р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Р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Р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Р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