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袁方《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66 |  大小:813KB

文档介绍
t)Р自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Р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比马龙效应,皮格马丽翁效应),也称为教师期望原理。Р在有目的的情境中,个人对自己(或别人对自己)所预期者,常在自己以后行为结果中应验。此一现象的含意是,事先预期什么,事后将得到些什么;自己的作为将验证自己的预言。Р在医学上早有发现,并且在教育上也有证实。如:学生自认为愚笨(或经教师评定),其学业成绩将日渐低落;原因是自我预期将直接影响其动机,间接影响其努力,结果将如同其预期。Р教师的预期也会产生自验预言,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差别的态度将影响学生自尊自信,结果形成学生的自验预言。教师对学生有意无意间会产生一些期望,这些期望的产生可能因教师本身的经验学识或偏见,而有好或坏的期望。Р如预期者换成别人(如教师预期学生),其后效影响称为毕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Р自验预言经美国心理学家罗森陶(R. Rosenthal)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故亦称为罗氏效应、罗森陶效应(Rosenthal effect)。Р西方社会学理论名词解释(通用版)Р1. 初级群体(库利) Р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库利将个人每天置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他认为,“我所说的初级群体,其特征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它们在许多意义上都是初级的,但主要在与他们是形成个人社会性与社会理想的基础。”在他看来,正式在初级群体中,个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属于社会,并且了解到人们具有的共同思想,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同时指出,在初级群体中不仅有和谐,也有竞争、倾轧和仇视。初级群体不依赖于大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社会的精神。Р2. 镜中我(库利)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