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辽宁义县红石金矿控矿因素及成因浅析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25KB

文档介绍
o等稳定同位素特征可以推断其成矿物质来源。红石金矿床矿石黄铁矿、方铅矿s同位素分析结果δs34值变化范围7.59- -7.34‰,平均值3.44,主要集中于2-3.86之间,显示出岩浆硫的特点。与地壳平均值δs34≈3.6‰相接近,说明金的成矿物质主要为深部地壳岩浆产物。红石金矿矿石pb同位素组成表明pb同位素值较为集中,反映pb同位素组成相对较稳定,208pb/204pb的变化范围为36.178~37.63,其极差为1.452,Рμ值为8.834~9.123,属于正常铅。模式年龄1.5-1.7亿年的原因可能是有地源铅的混入。在多伊和扎特曼(1979)的不同环境同位素值平均演化曲线图上得知,本矿区pb来自地幔和地壳,而且以前者为主。矿石中石英的o、h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δ0变化范围为-78- -115.5,δ018变化-1.24- -6.00,接近大气降水,但比其高,比岩浆水又低得多,介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之间多靠近后者。因此认为成矿热液主要由大气降水组成,混合部分岩浆水(3)。Р综述Р由以上种种资料可以推测,本区在晚侏罗到早白垩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火山喷发,并伴随有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同时从地幔也带来了金物质,岩浆的长期活动、不断的分异,构造的不断活化改造,使金物质得到了不断的富集迁移,尤其是岩浆分异的晚期,如流纹斑岩。花岗斑岩等超浅成次火山岩的侵入,再加断裂构造的不断活化改造以及新的断裂系统的形成,给金物质的迁移,富集以及沉淀创造了良好条件,经含金溶液的长期对流循环,沉淀形成金矿床。按矿床的成矿特征认为本矿床属火山岩型超浅成中低温岩浆热液金矿床。Р参考文献Р[1] 辽宁省地质矿产局.1989.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Р[2] 曲亚军.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研究.2006.Р[3] 罗镇宽,关康,中国金矿床概论.1993.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30~135.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