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中国方面的相关回应便不够严谨和学术化,进而也不够令人信服。Р在对中非关系批评日益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同时,西方政府高官对中非关系的批评也日益增多,呈现出一种官方化趋势,尽管有人认为批评中非关系的更多是媒体、学者和大众。作者于2011年10月11日同美国国防大学非洲战略研究中心(Africa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主任威廉斯·贝拉米(Amb Williams Bellamy)大使的谈话。Р 这一趋势早在2006年甚至更早便已出现,但在进入2011年后它表现得更为明显,且最为主要地是美国。例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2011年两度公开批评中非关系,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又如,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约翰尼·卡森(Johnnie Carson)曾多次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侵略性和有害的经济竞争者,不讲道德……中国到非洲不是出于利他主义的目的”,“中国在非洲主要是为了中国”。 Quoted from Deborah Brautigam, “China in Africa: Seven Myths,” ARI, No. 23/20011 (8 February 2011), /portal/rielcano_eng/Content?WCM_GLOBAL_CONTEXT=/elcano/elcano_in/zonas_in/sub-saharan+africa/ari23-2011.Р 与此同时,美国参议院也加大了对中非关系的关注度,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3月两度举行有关中非关系的听证会。Р其次,非洲对中非关系的传统友好认知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少数媒体和学术精英正加入西方批评中国的行列。Р尽管非洲对中国和中非关系的总体认知仍是相当积极的,但中非关系的历史和感情基础仍正逐渐削弱。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非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某种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