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北西、北东向两组扭裂面。Р 1、褶皱Р 以紧密线型褶皱和狭窄的尖顶状褶皱为主,褶皱高度比宽度大几倍和几十倍,褶皱的轴向为北东东-东西向,岩层倾角多在30~50Р°之间。Р 2、断裂Р 以青峰断裂为代表的一系列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压性断裂所组成,断裂面倾角较陡,达45°以上,向北倾斜,结构面往往呈舒缓波状,断裂带宽窄不一,一般为数米几十米至百米之多。其中青峰断裂规模最大,断面北倾,断层北盘地层向南逆冲,便震旦系南沱组冰碛层可以与寒武系下统石龙洞组直接接触,断裂破碎带宽度在30~150m,断裂破碎带沿线因断裂作用构成宽大的角砾岩带、糜棱岩带和错断形成的构造岩块。同时青峰断裂控制了房县红色盆地的发生和发展及房县境内几处出露的温泉。Р (2)北西向构造Р 主要分布于窑滩、中坝、门古寺、化龙一带,由多条平行排列的断层组成,是印支期与燕山早期区域压应力场作用的结果,断裂带内常见有挤压片理,构造透镜体发育,断面附近地层有明显牵引现象,该组断裂规模最大者为竹山断裂,断裂带宽度在区外的竹山宝丰附近可达数公里,该组断裂与青峰断裂一样控制区内两大构造单元,是大巴山褶皱带和武当复背斜的分界断裂。Р (3)体系不明构造Р 分布于房县城关以北的武当复背斜之中,被夹持于境外的公路断裂(十堰断裂)和区内的青峰断裂之间,是由一对力偶作用而产生的一组北30~50°东,倾向北西或南、倾角40~60°的断裂,其力学性质属压扭性、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带内常见有角砾岩,片状构造岩、糜棱岩和块状构造岩等。Р根据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出露岩石为钠长云母石英片岩,岩层产状18-76º∠36-70º,属于单斜岩层,不见褶皱及断层构造,场地地质构造简单。层理发育,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成组性强,大多发育2~3组节理,每米2~4条,延伸长度3~15米,结构面平直,裂面铁锰质浸染,结合较好;山体表部岩体发育的节理、裂隙局部张开夹泥,结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