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思想中将加强政府引导和主导作用作为减贫成效提升的根本。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我国政府主导了贫困瞄准、贫困干预、脱贫成效评估等减贫全过程。除不断加大投入外,通过“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管理机制提升政府扶贫整体效能,激发强大的扶贫动能,构筑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格局。Р三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贫困识别机制,解决了贫困瞄准的世界难题。总体而言,国际的贫困识别方法主要有自上而下的识别方法(如个体需求评估法)和自下而上的贫困识别方法(如以社区为基础的瞄准方法),且在单独运用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贫困识别是一项专业性强、复杂性高的技术性工作,基层干部往往难以胜任贫困识别的专业性工作。在贫困规模庞大的情况下,采用一家一户的家计调查贫困识别成本高、耗时长,且难以排除贫困变动对识别精准的干扰。而采取统计部门抽样测算贫困规模、自上而下逐级分解贫困指标的方法较好保证了贫困识别的科学性。通过农户自愿申请、民主评议等自下而上的识别机制,能提高贫困识别的群众参与度和监督效果,较好保障贫困识别的真实性。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我国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自上而下(指标规模控制、分级负责、逐级分解)与自下而上(村民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精准识别机制,对国际减贫瞄准方法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Р三、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制机制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是从实际出发,找准扶贫对象,摸清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从扶贫工作开发的内容看,集中体现在“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核心问题上。Р(一)“扶持谁”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要求实现“扶持对象精准”,具体工作内容为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