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采矿学课程设计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25 |  大小:250KB

文档介绍
左右,采用单巷布置,且一个工作面就可以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要求。综合考虑,回采巷道布置方式采用单巷沿空掘巷。Р4、在采区巷道布置平面内,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应以达到采区设计产量为准。该采区采用双翼开采,在采区两侧各留15m煤柱,因左侧有大断层故多留15m煤柱,开始布置工作面,进行推进。由于采区上山布置在K4煤层中,在离上山20m处停采,留20m煤柱保护采区上山,两条上山中间留20m的保护煤柱。K1、K3煤层相距20m左右,由于相距较近,因此两层煤所留煤柱相同,工作面布置及推进到的位置也一样。Р5、采区内上、下区段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产时的通风系统图Р采区内上下区段工作面交替期间同时生产时的通风系统图如下图所示Р6、采区上、下部车场选型Р采区上部车场选用单向甩车场;采区下部车场选用大巷装车顶板绕道式下部车场。Р第四节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Р1、斜面线路联接系统参数计算Р 该采区开采近距离煤层群,倾角为12°。铺设600mm轨距的线路,轨形为15kg/m,采用1t矿车单钩提升,每钩提升3个矿车,甩车场存车线设双轨道。斜面线路布置采用二次回转方式。Р (1) 道岔选择及角度换算Р 由于是辅助提升故道岔均选择DK615-4-12(左)道岔。道岔参数为α1=14°15′,a1= a2=3340, b1= b2=3500。Р 斜面线路一次回转角α1=14°15′Р 斜面线路二次回转角δ=α1+α2=14°15′+14°15′=28°30′Р 一次回转角的水平投影角α1′=arctan(tanα1/cosβ)=14°47′58″(β为轨道上山倾角16°)Р 二次回转角的水平投影角δ′=arctan(tanδ/cosβ)=29°17′34″(β为轨道上山倾角16°)Р 一次伪倾斜角β′=arcsin(sinβcosα1)=arcsin(sin16°cos14°15′)=15°29′42″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