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营养”,唯有用教育解释传统,使传统通过受教育者的理解而接受,使传统真正“活”化。这样,传统通过教育的解释就会既得到传递,又得到发展。观澜小学将学校文化精神打造成学校师生员工达成共同信念的平台,从而,使学校文化精神转化为他们的实际行动。这样,就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教师便可以与学校历史上的执著于教育的人物达成精神交流;也将促使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中的生活,进而强化他们对学校文化精神的认同。Р 学校从儿童的认知与行为能力特性出发,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推进观澜精神“成人”工程。首先,定点推进,在四年级阶段开设校本探究性课程《走进城厢》,通过“优良设施”“独家宝藏”“七彩人物”“辉煌历程”四个探究单元的设计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而细致地探究自己学习与生活的校园环境,从中深刻领悟观澜历史人文的精髓,感悟“求真”“求是”“踏实”“守信”的观澜精神。其次,全面调动,抓住学科教学渗透、主题探究设计、常规活动融合等每一个契机渗透观澜精神的培育,促成学生对学校文化的主动认识。一是编写《观澜胜景》,主要展示学校的20个景点。二是编写观澜小学校本教材《在古城墙边成长》《八百工程》等。《在古城墙边成长》分为五个单元,分别是一年级的《我们校园里的古城墙》,二年级的《占城墙小故事》,三年级的《我心中的古城墙》,四年级的《古城墙的数与字》以及五年级的《占城墙与伟大的中华民族》。《八百工程》重在学生中推行Р“百句俗语、百篇佳作、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百种草药、百项发明、百处名胜、百位名人”的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尤其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Р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精神通过思想教育加以潜移默化,通过倡导行为规范加以熏陶和内化,通过转变育人方式加以稳定和优化,通过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加以彰显和强化。它促进了师生员工的成长,实现了观澜小学的不断跨越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