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Р可能产生的原因Р风险率(严重度/概率)Р降低措施Р采取降低措施后的风险率(严重度/概率)Р感染Р1.锐器刺破皮肤Р9(S3/P3)Р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Р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皮肤,挤压伤口旁端,将伤口血液尽量挤出,75%酒精、0.5%碘伏消毒清理伤口。Р3(S3/P1)Р2.病原微生物污染台面;Р6(S3/P2)Р尽量采用塑料容器留取样品,避免使用玻璃容器;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Р3(S3/P1)Р3. 裸手处理感染性材料Р6(S3/P2)Р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均进行高压灭菌处理。Р2(S1/P2)Р4.开盖时产生气溶胶粒子污染;Р6(S2/P3)Р污染样品的开启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Р2(S2/P1)Р5.离心时产生气溶胶Р6(S2/P3)Р离心操作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Р2(S2/P1)Р6.病原微生物溅到眼睛里Р9(S3/P3)Р操作时,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并带好防护眼罩。万一被溅到后,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眼睛,并及时就医。Р2(S2/P1)Р视力丧失Р眼部感染后没有及时治疗;Р8(S4/P2)Р及时就医Р3(S3/P1)Р生命危机Р由眼部感染诱发其它病变。Р5(S5/P1)Р及时就医Р3(S3/P1)Р四、结论Р 从上述分析、评估可以看出,病原微生物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利影响,会给实验人员带来一定的风险。但通过系列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微生物实验规范,使可能发生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使实验人员受感染的风险水平大大的降低。因此,上述风险都是可以接受的,实验操作对检验人员是安全可靠的。Р五、相关引用标准Р5.1 YY/T0316-2008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Р5.2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