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与桂平市相接,有古达、古里、化兰、六马、罗钵等地名。而在今天县城方圆十华里的绣江“平原”只有一个壮族地名“板桥”。这并不等于说“平原”就少有或没有壮族先民居住过。明清时连古州城里都有禄吉巷与古龙巷的两个壮族地名,可见昔日“平原”壮族地名定不少。形成现今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南迁的汉族多住在“平原”,原住在“平原”的壮族先民或被同化,或被迫迁徙到边远山区去,而被同化后的在“平原”的壮族地名也被改为汉族的;被迫迁徒到边远山区的壮族先民,后来或被同化,或被迫再搬迁,而他们所命名的地名却被保留了下来。总而言之,壮族等先民足迹遍及容县地区,曾为容县地区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历史性的贡献。Р Р 第三,随着历史的发展,壮汉民族的地名在消长。壮族的地名朴实无华,具体通俗,从唐至清朝在不断减少。《新搪书Р?韦丹传》记;唐元和年间,韦丹任容管经略使时,为供养一千多名戌边将士,他曾在容州置屯田二十四所,有十二处是壮族地名,到清代只剩下十处;《梧州府志?卷二》载,明代壮瑶居地分布在罗龙、一里、沙田、佛子、六律、六肥、肚村、黄坭、月田、深坪、六喳、周村等三十二个村,户数或几家或百数十家不等,其中有五个壮族地名在清末时从地图上消失了。这可能因兵燹或天灾等缘故,再就是有些已改成了汉族的地名。今天容县地图上的塘峡、塘表、塘垌、塘肚、塘冲、塘头等,原是壮族地名后被改为汉族的,它们仍保留着壮语中心词在前,说明词在后的构词法的痕迹。与此同时,汉民族的地名不断增多,尤其是典雅的地名。清代仅有如纯厚、佳景、永丰等几个,到清末民国初出现了许多具有强烈思想意识的地名,如仁厚、守智、守仁、守义、同心、同德等二十多个这样的汉族地名,使容县地名异彩纷呈,是社会发展和统治者强化教化的结果。Р 古容州地名的变化发展,真实记录了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容县地区民族演化融合和发展的轨迹,也具体反映了壮汉民族团结奋斗,携手创造了古容州的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