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体内部器官和外界环境之间的保护性屏障,既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外来物质如病原体、杀虫剂等的侵袭。Р表皮硬化成的外骨骼有保持昆虫体形的作用。Р体壁的部分内陷形成内骨骼,用以附着肌肉。Р体壁还特化成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用以接受环境刺激和分泌各种化合物而调节昆虫的行为。Р呼吸和排泄的功能。体壁内陷还可形成虫体的一部分器官,如气管系统、消化道的前肠和后肠、生殖系统的某些部分等Р四、论述题(25分)Р1、根据天牛类害虫的危害特点,论述对其综合管理的方法。(13)Р隐蔽生活,防治困难Р一旦受害,很难恢复Р多为次期性害虫Р少数先锋种,最需重视Р林业措施,极为重要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Р注重环境对蛀干害虫综合作用Р注重病虫协同及复合危害Р林业措施极为重要Р2、论述与林业生产有关的4个目的分类特征。(12)Р直翅目:体中型至大型。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翅2对,前翅狭长、革质,起保护作用,称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常作扇状折叠,常有无翅或短翅种类。Р等翅目:体多为小型,柔软,色浅。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翅或无翅,有翅者,翅2对膜质,其形状、大小和脉序都很相似;翅常可沿着基缝处脱落。蚁后,腹部常极端膨大。渐变态。Р半翅目:通称蝽象或蝽等。Р体小至大型,多呈椭圆形成盾形,略为扁平。头部前端较窄。口器刺吸式,由头端生出;下唇延长成分节的喙,包藏上、下颚变成的4根口针。触角丝状,4-5节。前胸背板宽大,中胸小盾片发达。Р翅2对,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栖息时平覆体背。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某些种类具臭腺。Р同翅目:体微小至大型,翅2对,前翅为革质或膜质,质地相同,帮称为“同翅目”。Р头部为后口式,口器为刺吸式,但从头的后端生出。复眼多发达,单眼有或无。触角为刚毛状或丝状等。Р前翅全部为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休止时作屋脊状覆叠,也有不少种类完全无翅。足有时特化,跗节1-3节。体上常有蜡质被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