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病变是致病因素导致心的气血运行失常和精神情志改变为主的病理变化,即如《诸病源候论》之《五脏六腑病诸候·心病候》所云:“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Р 2.4.2 肝肝的病理变化有阳气易亢、阴血易亏的倾向,故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肝病候》云:“肝气盛,……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Р 2.4.3 脾脾的病理变化是致病因素导致脾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影响了运化转输、统血以及相应的形体官窍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亦《病源》书中《五脏六腑病诸候·脾病候》所谓:“脾气不足,则四支不用,后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Р 2.4.4 肺主要表现在肺气肺阴不足,致使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发生异常。《病源》之《五脏六腑病诸候·肺病候》云:“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Р 2.4.5 肾由于肾中精气阴阳是全身精气阴阳之根本,所以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病变多互相累及,且肾病多以精气阴阳不足为主。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肾病候》云:“肾气不足则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Р 2.4.6 胆胆病多由于胆气失调,疏泄失职,影响储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出现胆气郁结及食欲不振。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胆病候》云:“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Р 2.4.7 胃胃气以降为和,各种致病因素常可导致胃失和降。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胃病候》云:“(胃)气盛为有余,则病腹?胀,气满。……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餐泄呕逆。”Р 综上所述,《诸病源候论》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又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发展,并且分门别类,对其进行论述,使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更加规范化、条理化。虽然由于条件限制,它有一些荒诞的鬼神之说,但是对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