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畜牧兽医系 猪囊尾蚴的诊断与防治 毕业论文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此药物治疗的技术关键:一是投药剂量准确,以90mg/kg为最佳剂量,药量过大易引起中毒死亡,过小则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二是投药时间应掌握在屠宰前120d左右,离屠宰时间过短,杀死的虫体不能被完全吸收而影响猪肉品质,时间过长则有可能重复感染;三是投药时将总量分为3次,每次投药必须间隔24~48h。6.3治疗方法①吡喹酮。60~120mg/(kg·bw),以吡喹酮与植物油1∶5灭菌制成混悬液,或者吡喹酮与有机溶剂(聚乙二醇-400、二甲基乙酰胺)1∶9制成针剂灭菌,1点或分点深部肌注。注射后舍饲4~5个月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也可口服,但用量需加倍,其效果不如肌注好。用药后3~4d可出现体温升高、沉郁、食欲减退、呕吐。重者表现卧地不起、肌肉震颤、呼吸困难等,可注射高渗葡萄糖。②丙硫咪唑,用量与用法与吡喹酮相同。或20~50mg/(kg·bw),不仅成本低,也不会出现神经症状,安全可靠。如用注射量的1.5倍以上混于饲料中饲喂也可收到满意效果。用药后应舍饲4~5个月方可痊愈。③中药合剂OLS注射液(东北农业大学兽医院制),0.5~0.6mL/(kg·bw)深部肌注,1次/3d,连用3次,对治疗脑寄生虫的疗效很好。④对肌肉寄生用丙硫苯咪唑,50mg/(kg·bw),口服,1次/3d,连服3次。七、小结在猪囊虫病综合防治工作中,重点做好以下几点: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广大群众了解猪囊尾蚴与猪带绦虫的关系,从根本上认识猪囊虫病的危害,掌握猪囊虫病的防治知识;提倡科学养猪,实施圈养,防范人畜交叉感染;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屠宰检疫,杜绝囊虫病猪肉流入市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发现人患猪带绦虫病或囊虫病时,要及时驱虫,尽快治疗。对猪囊虫病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人畜共防”的原则,只要切断囊虫病人畜交叉感染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就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