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位:眼结膜、鼻腔粘膜、口腔粘膜、阴道粘膜、直肠粘膜。由于胰岛素的最佳吸收部位是结肠,故而直肠给药很难到达最佳吸收部位,且给药方式病人也不愿接受,阴道粘膜能否大量吸收胰岛素尚未见该方面的报道。眼结膜,鼻腔、口腔给药的报道已有许多,并且均有一定的疗效。如 generex 公司宣布了其口腔喷雾剂产品的初步临床结果, 3o名1 型糖尿病人在标准餐后分组使用(30 、 40、 50u) 可产生 10u 皮下注射相当的降糖效果。连续 3 天,疗效十分稳定。口腔粘膜给药生理、心理顺应性均可,笔者认为口腔粘膜给药将是较有前景的给药方式。 4 皮肤给药皮肤的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人们已经采取了多种物理和化学方法促进药物的渗透,物理方法有离子导入法,超声波法等:化学方法则主要是选择各种透皮促进剂,改善皮肤的通透性。有人曾把两种方法合用,取得了一定降血糖作用,但由于操作繁琐,降血糖跨度距临床应用有一定距离,故尚不能推广到临床应用。最近中国药科大学,采用表面活性剂作为基本成份制备成载有胰岛素的柔性脂质体,经正常小鼠皮肤给药, 1h 内降低血糖百分率为 21. 42%± 10. 19 %, 5h 时达到 61. 48%±8. 97 %,维持降糖时间 18h ,显著促进胰岛素经皮转运(0.05) 。就目前皮肤给药的研究现状而言,该方法患者心理顺应性较强,乐于接受,只是药物作用达峰时间较长,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5 其他尚有报道,将中药丹参的提取物与胰岛素合用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有将胰岛素制成贴剂贴脐应用的,也有采用手术方法进行胰岛移植的。也有人将普通胰岛素进行化学修饰,从而增加了它在胃肠中的稳定性。以色列和美国研究人员将卡介苗用于治疗 1 型糖尿病已初见成效。现在世界各国的有关科技工作者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相信不久便会有更加理想的新药问市。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