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渣的活性越大; 第二层次将矿渣的玻璃相作为考察对象, 用玻璃相的平均离子键程度表征其结构参数, 平均离子键程度越大, 矿渣的活性愈高; 第三层次将玻璃相网络形成体的聚合度作为结构参数, 聚合度愈高, 矿渣的活性愈低。该方法从本质上描述了矿渣潜在的胶凝性能反应率法根据溶解法的原理,采用碱性激发剂(氢氧化钠) ,测定矿渣的反应率表征矿渣的水化能力即水硬活性。尽管这种方法能够很快地测定矿渣反应率, 但矿渣粉作为水泥或者混凝土的掺合料, 矿渣粉参加二次水化反应, 即其火山灰活性要受到整个胶凝体系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矿渣的活性好坏最终应该反映在它对水泥或者混凝土强度的增强作用上。而此方法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若温度控制不好,会对结果造成误差。参考资料[1]吴中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与科技创新,建筑材料学报, 1998 ,(3),1-7。[2] 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 科学出版社, 2001 。[3] 焦礼静,矿渣微粉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增强效应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4] 牛全林,冯乃谦等,矿物质超细粉在水泥粉体中填充效果的分析,硅酸盐学报, 2004 (1), 102 ~ 106 。[5] C.Hua, P.Acker & A.Ehrlacher. Analysis and Models of the Autogenous shrinkage of Hardening Cement Paste Ⅰ Modeling at Macroscopic Scal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1995,25(7):1457. 作者简介: 杨惠芬(1981 —),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建筑材料研究。通讯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 0512-67020463 Email: yanghuif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