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强调“尊者居中”的等级严格的儒家礼制制度, 突显了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 不仅具有礼的特性, 而且兼备乐的意蕴; 同时, 祠内木刻对联和石刻碑文无不折射着传统儒家文化中诗书礼义的道德观念; 整个建筑群的选址遵循堪舆学理念, 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以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布局形式处理,使气聚而不散; 园林景观遵循以山水为主、自然为本、建筑为从的设计思路, 化大为小, 融于自然, 通过观江楼的视窗, 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利用汉江与定军山作背景, 将小园林中有限的空间范围推向广袤无垠的自然风光, 以建筑为中介, 将人与自然高度融为一体, 体现了“道在山林”“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对造园技术的影响。结语从武侯祠建筑群的平面布局以及祠内主要建筑的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装饰彩画可以看出, 它们与中国传统建筑一脉相承, 与民间建筑相比, 它有庄严肃穆的一面, 较清明清大式建筑做法,它又有自由灵活的一面; 祠内除了诗词、书法、绘画艺术之外, 还有建筑、雕塑艺术, 前后并重才能使艺术渐臻佳境; 碑石甚多,唯唐碑与明碑最为珍贵,武侯祠现存唐以来碑刻近百通, 其中的《汉丞相诸葛忠武侯新庙碑铭记并序》碑,“是全国各地武侯祠墓中最早的一块唐碑”[4] ,它比成都武侯祠中的唐元和四年(809) 所刻立的“三绝碑”还早14年, 该碑刻立于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795) , 正文记载 795 年维修武侯祠一事, 其碑帽、碑阴、碑侧刻满了唐、宋、元、明题刻,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可想而知, 但两者的保护措施似乎并不与其价值成正比; 建筑以木构架为骨干, 青砖砌墙壁, 屋顶样式繁多, 在直立厚重的墙壁和宽阔明台的衬托下,整座建筑群稳定庄重,形成了曲与直, 静与动, 刚与柔的和谐美, 它不仅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而且为研究历史和科学提供了实证, 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和新艺术创作提供了借鉴。(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