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02KB

文档介绍
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工作落实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机制, 同时借助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硬性”, 加大“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在法治宣城建设和“六五”普法工作中的考核权重。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农民法治文化队伍的工作情况纳入“法治城市建设”、“六五”普法表彰奖励范围,探索以政府奖励为导向, 系统行业内部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机制, 激活农村法治文化的创造力。(三) 通力协作, 达成“联动性”。普法依法治理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协调、指导和监督的职能, 与涉农法实施部门主动联系, 建立责任明确、职能整合、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强力推动的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建设“大联动”工作体系;加强与文广、教体、文学、艺术等部门和团体的联系, 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 发挥舆论和文化的宣传导向作用, 支持和鼓励开展农民法治文化、法治文学艺术的创作和传播。(四) 形成特色, 呈现“百花齐放, 百舸争流”之势。一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阵地。从地域差异分布上看, 无论是依山傍水、草原湖畔还是平原丘陵, 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及文化塑造方式, 农民法治文化公园建设也应“顺势”而为, 避免千篇一律, 要注重研发为农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载体, 增强农民对法治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重视建设志愿者队伍。积极整合普法讲师团、普法联络员、各类法律服务志愿者、法制宣传工作者、法制新闻工作者以及基层法治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各类人才资源, 不断充实基层法治文化宣传力量, 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三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在公园举办各类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 进一步提升公园的普法成效。利用春节、中秋季等传统节日或农闲时节, 依托农民法治文化公园, 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法治电影、法律咨询等各类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让法治文化的细胞浸入百姓的心田, 起到“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的效果。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