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北邮-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85KB

文档介绍
(4)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这个指数较为特殊, 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用以描述通货膨胀的程度。第二类: 直观度量。在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价受到人为的管制, 不能反映纸币供给的具体情况, 因此还需要采用直观度量方法测量通货膨胀的程度。(1 )市场商品官价与黑市价的背离程度,用背离程度的大小,说明通货膨胀的加重或缓和。(2 )储蓄率的升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银行的储蓄存款会稳步增长。若无其他原因, 储蓄率急剧波动,则反映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当储蓄率急剧下跌,可能就是通货膨胀严重引起存款的大量提取。(3 )价格补贴状况。政府为缓和通货膨胀压力,往往通过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补贴来稳定市场。价格补贴涉及的商品数量和金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通货膨胀状况。此外, 国民生产总值、商品供应量的增长与纸币增长量的比率、商品库存的变化以及纸币流通速度增减率为指标,也都可以用来推算通货膨胀的程度 2. 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异同: 区别: 基数效用论由马歇尔提出, 认为效用可以计量, 并且有较为苛刻的假设条件, 采用边际效用的分析法。向量的模长可以直接比较,这是基数效用论的方法。而序数效用论由希克斯提出, 认为效用不可计量, 但是可以进行比较, 其假设条件也较为宽松, 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考察消费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推导需求曲线。物的效用向量可以表示为: Ux=U(x1,x2,x3 ,…, xn)。多个向量可以复合成一个总的向量, 或者一个总的向量可以分解成多个、多组向量,这是序数效用论的方法。联系: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序数效用论的缘起, 在于分析效用会相互影响的不同商品之间的关系, 无差异曲线最早是从效用曲线得来的, 而效用曲线本来是基数效用论中的概念。序数效用曲论是基数效用论的完善和补充。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