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缘起故" 。这缘起法之有,在实事师看来也是" 有自性" 的,他们以" 有自性的缘起" 为因而来成立" 芽为无自性", 这是说不通的。故中观师在未成立" 芽无自性" 之前, 先须成立:" 缘起是无自性。" 成立的方法是要显示出: 依仗因缘才能生起的缘起与有自性绝不相容;否则,犯相违过失。因为有自性则不须依赖因缘;既依赖因缘才能生起,便没有独立的自性。" 缘起无自性" 的这一主要问题,是贯彻在中观论全文的精神。假若对方能了解到这一主要问题,则其它的问题皆可迎刃而解了。这个比量式中的"芽" ,是" 缘起" 因的所依有法。缘起是芽的属性,芽是缘起而有的(在因三相中的遍是宗法性) 。这是中观师与实事师二者现量所成立的。认识到" 缘起" 因与后陈" 无自性" 的关系,则更须知道" 缘起"和" 有自性" 的相违性,也更须知道" 有自性"和" 无自性" 是绝对相违的。由这三种认识为先导, 才能遣除敌者对" 芽是否有自性" 的犹豫, 从而起肯定" 芽定无自性" 的比量智。这样就达到了立量的目的。但这里面所有的" 有法"、"因", 皆不是以有自性为基础,故不成为" 自续因" 。又如中观师(应成派)内部,对于某种道理的名义,借用比量方式,引生比量智时,虽有立敌共许之有法等,然也不成其为自续。因为立者和敌者皆不许于所取义自相有不迷乱之量故。此许因三相,皆是由假名安立故。由于这个问题,也牵涉到中观宗如何安立现量、比量等。这些问题,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辨别清楚的, 暂时搁置不说了。这里所已谈到的问题, 也只是提纲挈领而极概括的叙述一些, 要想详细了解, 可看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辨了不了义论》( 卷四、五)、《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二十一)和《中观论大疏》等。(原载《现代佛教》 1959 年第八期)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撰:释法尊编:吕铁钢胡和平本书由“E 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