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脉·意境篇

上传者:蓝天 |  格式:doc  |  页数:2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是写实的,具体到有时间、地点、条件、人称的。诗中所写景象( 鸟宿) 并不一定为作者所见, 而是想象的、概括的、没有人称的, 是谁看到的, 还是作者想到的(用台湾诗人所说的,就是灵视) ,在诗歌中,是没有必要交代的,交代了, 反而煞风景。僧推月下门, 究竟是什么僧, 是老僧还是年青的僧, 是作者自谓, 还是即兴描述, 把想象的空间是留给读者是诗的审美规范之一。但是, 读者的想象, 又不能完全脱离诗人提供的文本。不能因为诗中有“鸟宿”二字, 就可以自由地想象, 鸟不但宿了, 睡了, 而且飞了, 不但飞了, 而且叫了, 因为有这种叫声才衬托出幽居的静。这不但是过度阐释, 而且是多此一举, 因为诗中早本来就有敲字的音响效果, 反衬出幽居的宁静, 不用再凭空捏造出宿鸟惊飞而鸣的景象来。诗的想象, 只能从文本中整体的提示激发的, 超越文本的添枝加叶, 只能是画蛇添足。其实, 这与王维《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是同样的意境。整个大山, 一片寂静, 寂静到只有一只鸟在山谷里鸣叫, 都听得很真切。而且这只鸟之所以叫起来, 通常应该是被声音惊醒的, 而在这里, 却不是, 它是被月光的变化惊醒的。月光的变化是没有声音的, 光和影的变化居然能把鸟惊醒, 说明是多么的宁静, 而且这无声的宁静又统一了视觉和听觉的整体有机感, 把视觉和听觉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成为和谐的整体。每一个元素, 都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相互不可缺少。一如前面的“人闲桂花落”, 桂花落下来, 这是视觉形象, 同时也是静的听觉。因为, 桂花很小, 心灵不宁静, 是不会感觉得到的。这里的静就不仅仅是听觉的表层的静, 而且是心理的深层的宁。只有这样宁静的内心, 才能感受到月光变化和小鸟的惊叫的因果关系。在表面上, 写的是客观景物的特点, 实质上, 表现的是内心的宁静统一了外部世界的宁静,这样的内外统一,就是意境的表现。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