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建设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 5.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 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 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 6.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 7.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 8. 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 9. 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职工职业病检查结果。( ×) 10.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 11.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在劳动者离开该用人单位时交劳动者本人保存。( ×) 12.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 13.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必须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 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 14.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终止。( ×) 15.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 用人单位应当组织职业健康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 16. 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 17.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危险的作业。( ×) 18. 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 ×) 19.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 20. 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病诊断, 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