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扎泥河露天煤矿露天开采设计论文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2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钻进 9煤组含水层的过程中泥浆漏失严重,属强富水性地层, 局部抽水孔属弱富水性地层,单位涌水量 0.184 ~ 1.232L/s ·m;渗透系数为 0.434 ~ 2.61m/d ,渗透性好。 10煤组含水层厚度较薄,富水性比 9煤组差。 2、隔水层第四系粘土层、砂砾底部粘土层,泥岩、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均属隔水层。 9煤组底至 10煤组之上的泥岩为隔水层。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煤组底部厚层泥岩、火山凝灰岩、无裂隙的玄武岩、安山岩均为区域稳定的隔水层。 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本区属大雁煤田西区水文地质单元。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既有第四系砾砂潜层地下水(局部为弱承压水),又有基岩裂隙、煤层裂隙承压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河流、季节性河流补给、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基岩裂隙水主要是侧向迳流补给,低山丘陵基岩出露于地表,受大气降水补给,汇水面积较大,有很好的补给来源,地下水迳流方向与地形有关,该区总体上由南向北为主。第四系孔隙潜水正常情况下通过地表蒸发、侧向迳流向海拉尔河排泄,特殊情况下为矿区疏干排水和饮用水井抽水人工排泄;煤层裂隙承压水正常排泄方式为侧向迳流, 特殊情况下受矿区疏干排水影响。 2露天矿边坡设计 2.1 稳定分析计算断面的确定 2.1.1 地质概况勘查区全部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通过本次勘查,参照邻区地层资料并结合“大雁煤田西区预查地质报告”有关资料,区内发育的地层自下而上有: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龙江组( K1lj )、甘河组( K1gh )、大磨拐河组( K1d )、伊敏组( K1ym )、以及新生界第四系海拉尔组( Qh )。分述如下: 1、中生界白垩系下统龙江组( K1lj ) 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夹中酸碎屑火山岩,厚度不详。 2、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甘河组( K1gh 是以中基性火山喷发岩为主的并含有酸性熔岩和碎屑岩的一套地层, 主要岩性为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