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的问题是弄清楚孔子之“仁”的本意。 1、“仁”:为政者的政治德行。周礼到了孔子时代,早已徒有其表。精神不振、道德滑坡的老贵族们,对“周礼”的真义,丧失了理解,丧失了践行的热忱。礼乐的形式与其真实含义之间出现明显的断裂。孔子高扬“仁”之一道,就是要弥补这种断裂、以恢复周礼的活力。孔子一生的志业,就是要以“仁”之一道为那日益虚伪、干枯的“礼”注入真实的精神生命。人文世界的重建, “仁”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最可体现“仁”的基本逻辑是:他人也是人。只要非“我”,皆属“他人”,实际上“仁”超出了家庭关系而应对着社会之人。故而, “仁”当由为政者来推行,为政者的“不仁”便是莫大的时代问题。这是把握“仁”本义之关键。 2、“仁”的最高境界和最低要求。为仁者永远走在追求仁之理想境界的路途上。修身以成为仁者是永无止境的, 但是,要成为仁者却有一个最低限度,那就是“仁者不贪”。换句话说,成为仁者的最低要求就是免除贪的私欲。孔子论“仁”认为,要达到仁道的最高境界是“任重道远”的, 论其难度, 连尧舜都未臻完美, 但做到“士志于仁”却不难, 它从克服一己私欲开始。3、孔子的文化方略。以“仁”的道德精神力量,恢复周礼的文明世界,是孔子开出的救世方略。在这一方略中,最重要的是道德力量。世界的混乱、周文的疲惫,在孔子看来其实只是贵族人物对“仁”的真实意义失去了体认。因此, 政治问题实际只是一个为政者的“正也”问题,即所谓“修己以安天下”,在位的君子与德行上的君子真实叠合, 是政令之行最重要的事情。这是孔子对政治的定义, 也可以说是整个古代对政治的最基本的定义。如此定义的政治,实际只是道德教化,即德治。在德治之外,孔子并不看重社会福利——富民。道德上孔子讲有为,在经济上、在民众的福利上则无为。尽管他提出“富之”这一概念,但孔子仍只是一个消极富民论者,而非积极者。因此,孔子及儒家开不出真正的富民方略,他们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