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金悫教授拿出一份珍藏了47年的“文物”, 说起1933年的一段回忆.后来, 金教授把这件“文物”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永久收藏, 而金悫教授讲述的故事在上海交通大学也传为佳话。 1933年,22 岁的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 金悫教授讲授水力学. 6月23日, 进行水力学考试. 按照当时交通大学的规矩, 考试之后, 老师在试卷上用红笔打上“√”或者“×”, 然后在下一堂课发给学生, 让学生校看, 知道什么题答对、什么题答错. 这试卷再还给老师, 老师在试卷右上角的分数栏里用红笔写上分数. 钱学森一看金悫教授发下的试卷上, 全部都打“√”,意味着这次稳拿100分.可是, 钱学森细细一看, 发现一个小小的错误: 在一道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把“ Ns”写成了“N”. 于是钱学森立即举手,说明自己的错误, 主动请求老师扣分. 金悫教授一看, 果真如此, 于是给了钱学森 96分. 钱学森主动要求扣分, 使金悫教授深为感动. 金悫的“悫”的含义, 就是“诚实谨慎”. 金悫从小受到的家教就是“诚实谨慎”. 正因为这样, 他非常赞赏这位诚实的学生, 保留了钱学森的这份试卷. 即便在抗日战争中那流离颠沛的日子里, 这份试卷仍存放在金悫教授的箱子里跟随他到了大西南. 47年之后, 听说钱学森回到母校, 金悫教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这个数百字的小故事, 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金悫教授保存下来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份考卷, 而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和眼光, 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在学生时代就具有的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即实事求是,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从这份试卷上, 我们可以看到钱学森成功之路上, 有着更多偶然中的必然.诚信的老师培养了诚信的学生, 也正是诚信成就了钱学森一生伟大的事业,使他成为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1) 、结合本案例,谈谈钱学森成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