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科目《诚信建设》试卷7套附答案.doc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9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钱学森回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学, 金悫教授拿出一份珍藏了47年的“文物”, 说起1933年的一段回忆.后来, 金教授把这件“文物”捐给了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永久收藏, 而金悫教授讲述的故事在上海交通大学也传为佳话。 1933年,22 岁的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三年级, 金悫教授讲授水力学. 6月23日, 进行水力学考试. 按照当时交通大学的规矩, 考试之后, 老师在试卷上用红笔打上“√”或者“×”, 然后在下一堂课发给学生, 让学生校看, 知道什么题答对、什么题答错. 这试卷再还给老师, 老师在试卷右上角的分数栏里用红笔写上分数. 钱学森一看金悫教授发下的试卷上, 全部都打“√”,意味着这次稳拿100分.可是, 钱学森细细一看, 发现一个小小的错误: 在一道公式推导的最后一步,把“ Ns”写成了“N”. 于是钱学森立即举手,说明自己的错误, 主动请求老师扣分. 金悫教授一看, 果真如此, 于是给了钱学森 96分. 钱学森主动要求扣分, 使金悫教授深为感动. 金悫的“悫”的含义, 就是“诚实谨慎”. 金悫从小受到的家教就是“诚实谨慎”. 正因为这样, 他非常赞赏这位诚实的学生, 保留了钱学森的这份试卷. 即便在抗日战争中那流离颠沛的日子里, 这份试卷仍存放在金悫教授的箱子里跟随他到了大西南. 47年之后, 听说钱学森回到母校, 金悫教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 这个数百字的小故事, 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金悫教授保存下来的,其实不仅仅是一份考卷, 而是一个教师的责任和眼光, 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在学生时代就具有的科学品德和科学精神, 即实事求是,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从这份试卷上, 我们可以看到钱学森成功之路上, 有着更多偶然中的必然.诚信的老师培养了诚信的学生, 也正是诚信成就了钱学森一生伟大的事业,使他成为世界一流的大科学家。?(1) 、结合本案例,谈谈钱学森成功的主要原因。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