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我国地效飞行器产业的发展现状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科技集团第十一研究院和中航总公司 605 所组建了地效飞行器开发中心(简称地效中心),着手研发我国第一代实用型地效飞行器。 1998 年11月, 我国第一艘地效飞行器——天翼一号在湖北荆门试飞成功。英国《航空周刊》发出这样的评论: “中国一举跨入了世界地效飞行器主要开发国的行列”。李绪鄂认为,研制出的地效飞行器不是试制品,而是商品,要能卖出去。因此,先后研制出的天翼一号 01、02两条样机,在1999 年用作游览船,在湖州太湖运行。这两条游览船一直运营到去年。“地效飞行器大小不同,它的有效地效飞行高度也不同。‘里海怪物’有效地效高度可达 5米,海浪影响不了它。天翼一号仅为 5吨级, 12座,巡航飞高仅 1.2 米,受海面风浪影响,不能在海里航行,只能在风浪较小的内河湖面运行。”李先达告诉记者。在李绪鄂看来,小型地效飞行器的商业化价值太有限了,是没有出路的。要搞就要搞大型的,要搞成“水上波音”。2000 年,地效中心与俄罗斯中央水翼船设计局,俄罗斯中央流体动力研究院合作,开展了 400 吨级大型海上客货型地效飞行器海豚 K型机的研制,目前已完成了市场调研和初步设计等工作。初步概算,后续还需投入 10多亿元。项目最终因筹措不到资金而中止。“日本专家多次来中国考察地效飞行器的研制情况。最近一次他们的感言是别的国家弄两三年就不做了,只有中国坚持了下来。但遗憾的是,中国研制的地效飞行器五年来没有任何改进。”令顾诵芬担忧的是,如果再没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现有的两条样机也将因损耗、年久失修而报废。到时,我国研制地效飞行器的技术可能会因此而流失。“飞机诞生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它将发展成为如此巨大的产业。我认为, 地效飞行器拥有巨大的产业发展前景。我们在地效飞行器领域已作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大型地效飞行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国家给予稳定的支持。”顾诵芬说。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