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宏观经济学-2016年6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考试习题解析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减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在需求管理中的运用: 扩张货币政策。经济萧条, 总需求< 总供给。放松银根, 以增加货币供给量, 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刺激经济发展。工具: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紧缩货币政策。繁荣时期,总需求> 总供给。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降低物价,防止经济过度增长。工具: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对政府政策调控效果的看法: 中国通过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和 2011 年以来,央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综合运用利率、汇 2016 年第一学习阶段(本科) 宏观经济学第 5页共3页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 加强金融宏观调控, 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向常态回归,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适度。年内,央行先后 6 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3 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临近年末, 央行近 3 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明显的内生性。一方面有来自汇率制度安排上的原因, 即强制结售汇制与固定汇率制下基础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以及政策性贷款带来的内生性, 表现为在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政策贷款任务以后, 央行依然必须满足政策性银行的贷款需求; 另一方面也有来自市场方面的原因, 正如后凯恩斯主义关于货币供给内生的观点那样,企业与个人的信贷需求反过来决定基础货币的供给以及整个货币的供给。当然这是在 1994 年银行商业化改革以后逐渐显现出来的。因而,可以说我国货币内生性的成因要比西方国家面临的复杂一些。因而在考虑相应对策时也必须考虑这些不可忽视的制度因素, 并且可以预期, 随着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全,由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货币内生性会越来越明显。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