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随葬品比较平等, 先民尚未形成“礼”的观念。大汶口文化( 公元前 4 000 年—3 000 年)中、晚期, 崧泽文化( 公元前 3 800 年—前3 300 年) 中、晚期的一些墓葬群中,出现“礼”的萌芽。到了龙山文化( 约公元前 2 350 —1 950 年)、良渚文化(约公元前 23 00年)、陶寺文化即山西龙山文化(约公元前 23 00年—前 19 00年)的时期,也就是陶器时代的新陶器时期, “礼”的观念已经逐步形成, 阶级分化明显, 并普遍出现专用的陶制礼器。如在龙山文化遗址的大墓中,出土有蛋壳陶高柄杯、白陶鬶、黑陶罍等三件组合; 襄汾陶寺遗址的大墓中, 出土有彩绘龙盘、陶瓶、陶簋及鼍鼓等;在良渚文化遗址的一些大墓中, 出土有薄胎黑陶礼器以及玉琮、玉钺、玉璧等。龙山时代的“礼”还尚未形成正式的“礼制”,或者说,尚属于“初级阶段的礼制”。许多学者认为, 我国最早的礼器出现在夏商周时期。这种看法几乎成为中国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识。通常又认为古代祭祀礼仪制度中使用的礼器, 以青铜爵、鼎、簋、尊等为主。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很普遍又很久远的误解。实际上,“礼”的起源于陶器时代的新陶器时期(父系氏族社会) ,更早于夏商周; 礼器最早出现于龙山文化早期(约公元前 2 350 —1 950 年)、良渚文化早期( 约公元前 23 00年)和陶寺文化早期( 约公元前 2300 —公元前 2100 年)。当时都还没有进入青铜器时代; 在远古早期, 随葬的最初的礼器, 主要是陶器。 2 ,陶器的礼制组合是礼制的前驱等级制度是礼制的基础, 但从等级制度产生到礼乐制度形成, 还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陶制礼器的出现不等于礼制形成, 还要看社会中上层是否已普遍使用礼器, 并按等级使用礼器,形成一套规则,即规范的礼器系统。 2-1 ,鬼神崇拜——祭祀的礼器如上所述,礼器的来源之一是随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