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海西印支燕山喜山构造旋回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务隆山-青海湖南缘断层带和北祁连北缘断层带之间的祁连山地上升,等等。在中国大陆中东部,在东西向的张裂作用下,原有的近南北向的断层如闽粤沿海断层带、郯城- 庐江断层带、大兴安岭东侧断层带、太行山东侧断层带、武陵山- 大明山断层带等均转变为张裂性的正断层,沿其中某些断层还有花岗岩侵入。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张裂断层,如汾渭断层带、大雪山东缘断层带等。南海、东海、日本海也均在这一时期受东西向的张裂作用而大幅张开,成为西太平洋的边缘海。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也是由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堑带积水而成的。 4.3 地应力喜马拉雅期地应力的主应力方向,在中国西部是北北东- 南南西走向,向东逐渐转为北东走向。因西太平洋俯冲带的作用而具有近东西向主应力方向的地应力的地区已经东移到了日本海、东海、南海海盆以东的日本列岛、琉球列岛和菲律宾群岛地区,这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期印度板块向北的碰撞对中国大陆的影响。 4.4 影响喜马拉雅运动过后,现代的中国地貌基本形成。在中国西部,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迅速抬升,使后者成为“世界屋脊”,并导致昆仑山、天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阿尔泰山的抬升(“活化”),以及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的相对下降,新疆地区的“三山夹两盆”地貌就此形成。在中国东部,近东西向的张裂作用则使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中的三大隆起带和三大沉降带之间的相对高差加大,其中第三隆起带东边的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成为中国地貌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而第三沉降带南段(即四川盆地)以西的横断山则连同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起成为中国地貌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这种三级台阶的地貌使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最终得以全面形成。 4.5 其他同时,由于闽粤沿海正断层的张裂,海南岛和台湾岛与中国大陆分离, 断裂带在第四纪冰期过后遭受海侵,分别形成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