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一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上传者:hnxzy5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本主义产生。【答案】 D2. (2010 · 江苏启东中学高三阶段考试)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是() ①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近代工矿业②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化工矿业③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工厂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注意关键词“民族工业”。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建立的工厂显然不属于民族工业,故排除③。【答案】 D3 .阅读下列料料: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 中外贸易有无交通, 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 继而试造,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材料三: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筹办夷务始末》请回答: (1) 以上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中哪一派的主张?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 材料一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4) 材料一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解析】第(1) 问,从“和议既成”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从“购买外洋器物”“试造”等关键词可以判断是洋务派;第(2) 问,仔细阅读材料即可;第(3) 问,李鸿章的观点是典型的“中体西用”观点;第(4) 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答案】(1) 地主阶级洋务派。最早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2) 先购买,再试造。目的: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3) 不正确。看不到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4) 都主张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增强中国的实力。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