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用者提高文字叙述型的会计信息,而完成财务报告的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事项的复杂化以及人们要求的提高,这种财务报告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一是由于采用的是文字描述方法,是财务报告缺乏统一性,即不同的人对同一经济事项的报告结果可能会不一样,这样使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二是当企业的经济业务很多时,这种财务报告的内容可能很长,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亦即缺乏可理解性。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报告的账薄记录阶段就渐渐接近了尾声。b.财务报表阶段从15世纪末开始到18世纪,一些著名的会计学家开始着手研究和创立新的会计理论,力图突破复式簿记技术的局限。卢卡.帕乔利(Luca.Pacioli)的《算术几何以及比例概要》、马蒂豪斯?施瓦茨的《薄记第一手记》和《第二记》,荷兰会计学家西蒙?斯蒂文(SimonSteven)的数学惯例法等,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会计理论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这些理论为财务报告由账簿主体向财务报表主体披露转变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此同时,历经了三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准备,已经为财务报告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1884年英国颁布了《公司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对资产负债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9世纪中叶以后,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英国一种十分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两权分离,股东迫切需要了解企业经营的好坏,特别是盈利能力及盈利分配情况;同时生产经营的复杂化导致过去简单依据期初、期末净资产的对比计算出盈利已不合时宜,实践中产生了对收益表的需求,于是以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收益表便应运而生了。随着企业筹资手段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与生产活动一样,企业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所提供的信息逐渐难以满足外部使用者的需要,于是一种新型的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便产生了。此后,由于财务状况表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