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技术解读太原理工大学康立勋教授冲击地压指煤矿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冲击地压显现特征(1)突发性(2)瞬时震动性(3)巨大破坏性(4)复杂性(三)冲击地压分类冲击地压按其显现强度、释放的能量等进行分类,根据冲击的显现强度,可分为四类:(1)弹射(2)矿震(3)弱冲击(4)强冲击冲击地压发生地点巷道(72.6%)工作面(27.4%)根据震级强度和考虑抛出的煤量,可将冲击地压分为三级:(1)轻微冲击(I级)。抛出煤量在10t以下,震级在1级以下的冲击地压。(2)中等冲击(II级)。抛出煤量在10~50t,震级在l~2级的冲击地压。(3)强烈冲击(III级)。抛出煤量在50t以上,震级在2级以上的冲击地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煤层(岩层)冲击倾向性鉴定(第十条):(一)有强烈震动、瞬间底(帮)鼓、煤岩弹射等动力现象的。(二)埋深超过400米的煤层,且煤层上方100米范围内存在单层厚度超过10米、单轴抗压强度大于60MPa的坚硬岩层。(三)相邻矿井开采的同一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经鉴定为冲击地压煤层的。(四)冲击地压矿井开采新水平、新煤层。对煤的冲击倾向性评价,主要采用煤的冲击能量指数KE、弹性能量指数WET和动态破坏时间DT。冲击能量指数KE计算图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煤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C前所积聚的变形能ES与峰值后所消耗的变形能EX之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