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Р⑴时间:?⑵影响:Р⑴时间:?⑵影响:Р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Р5. 科举制:Р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衰落于明清,废除于清末(1905)。Р①形成: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始创科举制。?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②完善:唐宋元时期? 唐太宗完善科举制,武则天增设武举,唐高宗提高科举地位。? 两宋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数量。?③衰落:明清“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④废除: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发展新式学堂。?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Р⑴时间:Р⑵发展:Р⑶影响:Р一、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Р1.秦朝——御史大夫Р2.汉朝——刺史制度Р3.宋朝——通判Р二、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Р4. 元朝——御史台Р5. 明清——按察司Р为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奏章、传达诏令。Р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把全国划分为15个州,每周设刺史一名,代表皇帝巡查地方。? 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州的军权和行政权。到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至此,汉代地方的郡、县两级制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Р北宋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之。Р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检察机关。Р明清在地方设按察司。Р1.秦朝——御史大夫Р2.汉朝——刺史制度Р3.宋朝——通判Р二、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Р4. 元朝——御史台Р5. 明清——按察司Р为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执掌奏章、传达诏令。Р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把全国划为15个州,每周设刺史一名,代表皇帝巡查地方。? 东汉时期,刺史增加了州的军权和行政权。到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至此,汉代地方的郡、县两级制发展为州、郡、县三级制。Р北宋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之。Р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检察机关。Р明清在地方设按察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