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高效支撑勘探生产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ppt  |  页数:32 |  大小:3922KB

文档介绍
2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发动了大生产运动:他率先垂范,在杨家岭的办公楼下亲手开辟了一片荒地,种上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朱徳背着箩手么筐到处拾粪积肥,周恩来迅速成了纺线能手h不细圈毛东在杨岭开三荒地南泥湾精神的产生1940年5月,朱德回到延安,他发现这时的延安城与3年前相比,人多了,东西却少了。而此时胡宗南几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地注视着边区。为了加强边区防务,朱德下令从晋西北调三五九旅回防陕甘宁边区。这样一来,原本突出的粮食困难问题更为严峻。1940年,由秋至冬,朱德不知多少次到延安周边地区实地勘察,其目的就是为陕甘宁边区部队物色一块垦荒屯田的好场地最终,朱德与警卫在一次次穿越树丛、草莽之后,找到了这片荒无人烟、杂草众生的南泥湾四处动“跃进“南泥南泥湾精神的产生“一把镢头一支枪”的垦荒屯田南泥湾,陕西境内的一条狭窄溪谷,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枝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示,进驻了南泥湾。战士们曾这样描绘:“南泥湾啊烂泥湾,方圆百里山连山。雉鸡成伙满山噪,狼豹成群林里窜。猛兽当家百年多,一片荒凉没人烟央新影三五九旅延进南泥湾南泥湾精神的产生进驻第一年,因耽误了农时,加之缺乏经验,虽开荒1.12万亩,只收粮1200石1942年,情况好转,开荒2.68万亩,产粮3050石。1943年时,已经初步做到不要政府粒米、一米布、一分钱,粮食和经费完全自给944年,开荒达到26.1万亩,产粮37000石,自给率达200%,三五九旅的牲畜家禽除吃用外,存栏的猪5624头、牛1200多头、羊1.2万只、鸡鸭数以万计,昔日的“烂泥湾”成了“米粮」三五九旅在南泥开垦荒地南泥湾精神的产生朱徳感慨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赋诗称赞:“……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屯田仅告成,战士解温饱……”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