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历史回顾三、市场引导阶段:市场引导阶段。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力呈现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趋势。小麦跨区机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四、依法促进阶段:《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实施,购机补贴资金政策开始启动,规模逐年扩大,显著拉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工业增长。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1993-2003年2004年-1、从2004到2010年的7个中央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2、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建立3、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意见》的制定实施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产生强大的政策推动和工作促进作用4、国家投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资金逐年加大农业机械化发展三、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环境三、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政策环境中央财政购机补贴资金从2005年的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5亿元四、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形势分析2“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的目标不变,当前扩大粳稻生产能力,提高粳稻生产机械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今后五年,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趋势,粮食作物耕、种、收类机械,特别是田间管理机械需求不减,水稻、玉米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用机械化来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异常、各种农业自然灾害和“三夏”、“三秋”抢收抢种,离不开农业机械。机械化程度已成为影响农民种植意愿的因素之一。发展粮食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1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