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针法ppt课件

上传者:幸福人生 |  格式:ppt  |  页数:37 |  大小:294KB

文档介绍
痛14,牙龈炎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喷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23、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经络学说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分布在较深部;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分布在较浅部.*1、通过对“针感”等传导的观察得气----受针者觉得针刺部位有酸、麻、胀等感觉,医者在刺手上也会感觉到有针下沉重、紧涩的现象。2、通过对腧穴疗效的总结3、通过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4、从解剖生理知识得到启发*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浮络、孙络等。*十二正经1、十二经脉的命名阴经----凡与脏相连属,循行在肢体内侧的经脉。阳经----凡与腑相连属,循行在肢体外侧的经脉。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阳明—前少阳—中太阳—后太阴—前厥阴—中少阴—后*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三焦、胆、肝*阴经阳经里表脏腑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膀胱经(属脏络腑)(属腑络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