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矿井有害气体防治讲义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ppt  |  页数:57 |  大小:895KB

文档介绍
、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区队长、通风区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可是没有对氧气的日常测定进行规定。矿井缺氧窒息死亡事故的分析*1为什么在矿井生产中会形成缺氧地带呢?矿井生产过程中,由于采掘、地质构造和停风、停电等原因,或少数长期不通风的巷道都会造成缺氧地带。煤采出后,产生了采空区,并且采后被封闭,采空区内存储的有限氧气很快因煤和其它有机物质氧化而消耗,因而形成了缺氧区。若采用抽出式通风,采空区内压力大于通风巷道中的压力,此时采空区就往外排放气体,在采空区密闭外及周围由于气体的溢出就形成缺氧区。此外,不通风的独头巷道也是缺氧区。矿井缺氧窒息死亡事故的分析*1矿井空气成份—二氧化碳CO21)主要性质:不助燃,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比空气重(1.52),在风速较小的巷道底板附近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巷道中,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2)对人呼吸的影响:在抢救遇难者人工输氧时,在氧气中加入5%的CO2,刺激其呼吸机能。当空气中CO2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窒息。3)主要来源: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煤矿安全规程》:①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②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1矿井空气成份-氮气N2性质:一种惰性气体,是新鲜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本身无毒、不助燃,也不供呼吸。但空气中含氮量升高,则势必造成氧含量相对降低,从而也可能造成人员的窒息性伤害。正因为氮气具有的惰性,因此可将其用于井下防灭火和防止瓦斯爆炸。氮气主要来源: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灭火人为注氮。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