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布政使,掌一省民政和财政。另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掌一省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Р清袭元制,总督管辖一至三省军民要政,巡抚主管一省军政刑狱。道的长官是“道员”俗称“道台”,成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行政长官。Р品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表示官员级别高低的标志。Р西周时期,官有九命之别。汉代对各级官员实行正规的俸禄制。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代沿用了魏晋的九品制。隋唐之后我国古代官吏以九品为等级基本固定下来了。Р随着官员品级的制度化,不同品级的官员在服色、礼仪等方面的规定也相应制度化。如唐代规定五品以上穿紫色衣服,六品以上穿朱红色衣服,七品以上穿绿色衣服,九品以上穿青色衣服。Р二、古代官吏的品阶Р明清时除了服色规定外,对不同品级官服上的绣纹也有严格的规定,如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武官一、二品绣狮子,三、四品绣虎豹,五品绣熊等等。Р三、古代科举制度Р(一)隋唐以前选举制度概述Р1.春秋战国时,由于兼并战争频繁打破了官爵世袭制,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来选择官吏。Р2.汉代为了选拔人才,推行“察举征辟”的选拔官吏制度。汉代被荐举的吏民须经过皇帝的“策问”然后授以官职。“策问”分为“对策”和“射策”。Р3.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豪门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竭力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Р(二)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Р1.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废九品中正制度,炀帝乃置进士等科,由朝廷公开考试选士制度,科举制度因之正式产生。Р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根据考试成绩的优劣来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Р2.唐代在隋炀帝所置进士等科的基础上,另外增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时还置武科,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